<
t3b1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献帝新传 > 第105章
    黄河汛期到来之后,由于南北多年对峙僵持,谁也没有去注意黄河的治理,北方河道更是淤堵严重,南方河道兖州和豫州区域内也是大面积淤堵,导致黄河泛滥,不过这次泛滥造成粮食减产并不严重,因为在此之前,黄河沿岸的田地已经被蝗虫毁尽,但也造成大量贫民死亡,刘协的豫州死伤百姓十万余人,兖州和冀州则无法计算,倒是曹操的青州因为防患及时,并没有大规模的损伤。

    至八月初,周瑜正式领兵逼近洛阳城下,顾及黄忠年老,乃任张辽为前将,领十万驻防军攻城,调三百余投石车砸城。

    黄忠颇有不服,乃与周瑜道:“吾尚可挑落关羽,今徐晃尚弱于关羽,何惧之有,莫非左将军欺某年老体衰!”

    周瑜和他同守宛城多年,深知其性,乃道:“另有重用,当养精蓄锐,待其疲,将军可一战定之!”

    黄忠乃大喜,复不多言,郭嘉虽知周瑜言多推诿,也不便揭穿。

    后黄舞蝶与郭嘉道:“洛阳城防坚固,比之长安更为难攻,何来一战定之,恐左将军安排失策,令吾父大败!”

    郭嘉笑道:“舞蝶何须多虑,公瑾与岳父大人何其不知,然岳父大人不愿落于人后,公瑾当众言语安慰,岳父大人也颇增颜面,何必再问下去,自讨无趣。至于公瑾吗,他也就是安慰岳父大人而已!”

    黄舞蝶乃假怒道:“你们这些男人怎么都是说一套做一套?”

    郭嘉大笑,乃道:“此吾等天性尔,与生俱来,如何能改?”

    此时的北方,在洛阳城外的百姓究竟退向何处的问题上,诸葛亮和刘备起了非常大的冲突,诸葛亮要求退向并州,而刘备希望退向冀州。

    刘备觉得自己已经和刘协达成初步意见,准备自洛阳撤军,而杨琦此时已经和庞统谈完,正敢到洛阳,代表诸葛亮和刘备再谈。

    杨琦与刘备说道:“大将军若此时撤兵,南贼必举兵北攻,届时我等皆无存身之处,如今司徒大人亦和南贼达成协议,由此可见,南贼诚不可信,不过想坐收渔利而已,大将军当紧守兖州,或可留一席之地,今北方之势已非从前,皇上已经重掌朝政,司徒大人辅佐左右,昔日大将军曾杀董卓,因其为国贼尔,若大将军执迷不悟,日后必为世人垢为国贼,不如踱情顺势,与司徒大人达成协议,自辞大将军之职,只留兖州,司徒大人与将军皆欲防南贼尔,当结为同盟!”

    沮授接到诸葛亮通知,立刻停兵,不再南上,留与官渡、白马,守住洛阳和兖州北上之势。

    刘备见事不可谋,与杨琦道:“兖州孤悬,岂能独守,某当弃之,故欲留冀州为防尔!”

    杨琦道:“司徒大人有言,若将军愿退守并州,皇上迁都信都,将军据刘协与并州黄河沿线,司徒大人据守冀州沿线,则南北之势可稳,若将军欲得冀州,恐终无一处之地能容其身!今司徒大人令百姓撤回并州,乃不令将军困顿,有力与南相抗之策!”复将曹操也愿投诚皇上之事与刘备透露,刘备大惊,终知自己大势已去。

    洛阳之战方起,曹操已然调令夏侯惇、曹仁、李典各领五万大军攻打兖州,徐庶恐曹操得两州之地而自立,立刻让庞德领兵出征,陈宫四面被围,苦不堪言,在逼退死路之时,陈宫假竖南方之旗,自曹操之右侧而过,复于东郡大败夏侯惇,又广拾取夏侯惇军旗装束,假扮夏侯惇大败之残兵,深入梁郡,败庞德。

    徐庶自出师以来,平生未遇一败,乃大怒,亲自担帅,领定北军与十万驻防军反击,廖化、吕蒙领三万铁骑包抄陈宫部,将其反困在梁郡,曹仁乃领兵突袭吕蒙,救陈宫部而出,南北皆惊。

    此一战,曹操终于表率加盟北方,徐庶被迫撤回徐北,令文聘整顿兵力,准备夺青州。

    在周瑜调兵攻打洛阳之后,刘备终于无可奈何地接受诸葛亮的意思,退回并州,而诸葛亮得到壶关,与太史慈一起护送皇帝刘辩前往冀州,和沮授合兵一处。

    徐晃和贾诩受皇命,领二十万部队孤守洛阳,阻南贼北攻,周瑜、荀攸两面包围,连续攻城两月余,双方具损兵丁过十万。陈宫在刘备许可下,受皇命,领兖州十万兵马自白马撤退,经牧马,屯兵河内、河东和箕关,而沮授、太史慈、张飞、鞠义则领兵计二十万守于白马、乌巢、官渡诸地,静候北方实现势力划分。

    曹操挥师夺兖州,程昱守青州,一时之间终于被他抓住良机,夺得两州之地,诸葛亮亦为大喜,乃于困顿之中,调粮草军马与曹操,请其续守两州,刘辩亦乘机拉拢,封其为大将军。

    至十月中,北方势力终于重划成功,刘备留守并州,封为并州牧、征西大将军,留皇叔之称,并没有定其谋反之罪,而诸葛亮、沮授、田丰组成新的冀州派系则夺掌朝廷权柄,和刘备时代不一样,此时的皇帝刘辩终于开始恢复临朝,诸葛亮、沮授、田丰初领三公之职,后十月底废三公,诸葛亮领右丞相之职,总领农经政商兵法诸事宜;沮授领左丞相之职,掌兵典狱诸事;孙邵领大司徒之职,掌民户农商;田丰领大司马之职,掌武事,另有曹操掌大将军之职,掌征伐。

    徐庶率兵二十万夺青州,曹操粮草不济,虽北方粮草不足,然诸葛亮深知,若曹操兵败,北方必然难堪徐庶之兵,乃与冀州大户中取粮三千万石,运至兖州。

    冀州大户有反对者数十族,诸葛亮乃下令尽灭之,各家田产粮草皆充公。

    至次年春,诸葛亮见北方之势已经稳定,而徐晃和贾诩渐渐无法抵挡周瑜、荀攸两路大军的进攻,洛阳城内三十万民,未来的及撤退,或有青壮着上城助防而死,或有为南方三百余架投石车所抛滚石砸死,或为五百余架神鸢车所发桐油铁弹烧死,余者不过十万人。城外百姓则多为南方军队掳掠一空,仅二十余万撤退回冀州。

    洛阳城早已非昔日的洛阳城,千年繁华,数月间消失殆尽,五丈六尺高的城墙化为灰烬,空留丈余地基,时有南方大将领兵万余冲入城中巷战。

    诸葛亮知道再战无益,乃让徐晃和贾诩撤退回冀州,徐晃乃领所余十万大军撤退,贾诩站立城墙之上,指徐晃骂道:“尔等无德之人,南贼攻伐之时,不已同舟共济为上,只知争权夺利,洛阳一失,皇帝门墙顿失,尔身为大将,可有面目复见先帝!”

    复与将士道:“吾欲以一死效忠皇上,不畏死者与吾一同守城,虽死者亦无憾乎!”

    众将响应者颇多,徐晃帐下大将吴兰愿随贾诩誓死守洛阳,徐晃亦深感贾诩之志,乃留吴兰领本部万余与贾诩守城,复有同贾诩同为董卓凉州派降将者李肃,亦留凉州旧部与贾诩共生死,徐晃一并同意,乃带八万余部在贾诩等人掩护下撤离洛阳。

    第九卷天下云涌第四章贾诩之志

    徐晃率领八万余众撤至广平郡,沮授领兵迎之,复不见贾诩其人,乃问徐晃道:“文和何在?”

    徐晃感慨道:“文和忠义之辈尔,乃誓死守城,吾百劝无动,又感其志,故留兵万余与其一并守城,若文和在,洛阳或可再守月余!”

    沮授跺足道:“不是令你一定要带回贾诩吗,怎么还是让他跑了,公明啊,你受蒙骗了呀,这个老狐狸怎么可能会誓死守城啊!”

    时,黄忠领镇南军攻城,张绣领铉翼营前来,欲一同前往,黄忠乃道:“骑兵如何能攻城,吾镇南军皆巷战之精锐,无需将军相助!”

    张绣乃笑道:“吾奉皇上之命而来,将军不可阻尔!”

    贾诩见城外飘有“铉翼中郎将张”旗号,乃于李肃道:“吾所料者,未错矣!”

    吴兰道:“此乃骑兵之营,虽精锐却不足畏惧,与城中巷战,某必不畏之,先生无需担忧!”

    贾诩乃与他道:“吾有奇策可保洛阳周全,然需一物!”

    吴兰大喜,乃笑道:“早听人言先生妙算从无一失,今日方知确有此事尔,然不知先生所需何物!”

    贾诩淡淡一笑,道:“将军的人头!”

    吴兰骤然一惊,忍不住啊了一声,其身后李肃立刻取刀断其头,复与众兵道:“南方皇帝乃大汉正统,刘备无礼,欲自立为帝,故言先帝密诏为假尔,其确有其事,今我等大汉子民当投诚皇上,以示效忠!”

    吴兰部下亦颇为吃惊,具不知该如何事好,此时张绣和黄忠已然逼近,李肃部下立刻打开城门,拜降南方。

    吴兰部众虽有万余,然群龙无首,皆不知如何是好,在贾诩劝诱下,皆投诚,偶有抵抗者立刻被身边人斩之。

    张绣下马,走至贾诩身前,道:“皇上盼先生久已,今特令某来接先生尔!”

    两人早年皆在董卓帐下,彼此熟悉,李肃亦走来,与张绣道:“多年南北相分,今日终于可以效力一君,此乃我等兴事,今日当大醉尔!”

    贾诩淡淡一笑道,与李肃道:“来日方长,当先定洛阳骚乱,待洛阳安定,我等便回襄阳!”

    荀攸、周瑜、郭嘉随后领兵进城,都知贾诩声名在外,确有奇能,相互谦虚恭维几句。

    贾诩第一次见到郭嘉真人,见他面目清秀,带着一丝独特童稚,目光清澈,心中暗暗奇怪,能够有如此计策的人,竟然带着些许稚气,与他闲谈几句,方知他聪慧博学,举止随和洒脱。

    荀攸忙里忙外的时候,郭嘉便和周瑜随意闲聊,完全不把俗务放在心上,贾诩对洛阳城颇为熟悉,在荀攸安顿百姓的时候,贾诩亦相随,偶尔点拨几句,话虽不多,却总是点到要害,令荀攸颇为惊奇,暗道此人果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