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1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献帝新传 > 第205章
    耶路撒冷和巴比伦城一样,都是世界文明的结晶体,在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所有文明中,你都无法再寻找一个城市和她们相提并论,她们的历史厚重和宗教的悲情让人黯然,宽阔而平坦的道路,高大而落魄地城门。都刻满关于战争和迁徙。

    中华文明中也曾经有许多非常著名的城市,可是我们的民族或许是生存之地过于庞大,所以我们的条件也相对优越,我们总是不停地更换都城。在刘协过去对中华文明最早都城的探索中,发现夏朝迁都八次,商朝迁都五次。在洛阳、安阳和商丘为顶点的三角形范围内,应该埋藏了十三个曾经的都城,这让刘协根本没法寻找文明历史最初的都城,实际上,只要找到这个都城,中华文明的最初起点就会非常清晰。

    这时候,刘协忽然感觉到犹太人和罗马人的幸运,他们的历史起点迄今都仍然屹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需要寻找,只需要回归。一次又一次的回归,一次又一次的守护。

    民族不同的经历和起点决定了每个民族不同的特性,犹太民族地一次次流亡和回归决定了他们对耶路撒冷时代的渴望。中华文明一次次的防御和迁徙都城,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地融合性。

    耶路撒冷,这荒废的城市在犹太人回归之后,重新燃点了希望的灯火,但即使如此。当月色降临,朔风凄厉,脑海中不断回想起犹太人的乐句,断断续续,凄凄艾艾。这座苍老而醒世的城市终究还是无法洗去她的忧伤,像极了年迈的老妪坐在半掩的木门前哭泣,哭泣她那忧伤的人生,哭泣她那痛苦的回忆。

    扶着苍老残破的城墙,踏过中东沿岸特有的褐红色土壤,刘协忍不住一声轻叹。

    穿梭的犹太人,很多都能认出他的面貌,加上他身边百十位禁军护卫,以及他那身独有的柔和却饱尝风尘的黑色汉式简装。

    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年迈的老者先跪了下去,低低的附在细腻的灰尘之地上,布满皱纹的额头也紧紧贴着这片家乡之地,随后有更多的人向刘协和他的皇子们跪伏下去。

    他们没有大汉和其他民族那样高声拜贺,只是跪着,轻轻哭泣,用那布满整个城市的哀戚之音向刘协表达着深沉的赞叹和恩谢。

    刘协扶起一位老者,为他掸去身上的灰尘,微微的笑了笑,领着皇子和卫队继续向前而去,他不知道该对这些因为希望而绝望的人说什么为好,但将这座城市归还给他们,已经是最好的话语,回首城市中心的大卫和所罗门雕像,英俊的王者雕像已经出现龟裂,细小的碎缝爬满了雄伟雕像的每个角落,甚至永久残留在这个民族的记忆之中。

    在锡安山上的犹太所罗门王建立供奉“十诫”法柜的圣殿残迹处,刘协停下了脚步,让四位皇子都进入圣殿废墟中,让他们仔细的观看这曾经雄伟的城市,如今所残留的悲肃哀鸣和西侧的“哭墙”。

    当太阳的光辉渐渐变成日落西山的淡薄,刘协指着圣殿和远处无限伤感的犹太人,和四位皇子喝道:“你们四个人都给朕看清楚了,这就是灭国的后果,国之灭,民何以将存,民不存,皇帝复以何立足。帝王的存在,首先是有国家,没有了国家,就没有帝王,而国家是因为有了土地和百姓而存在的,所以,你们要永远记得亡国的悲壮,因为国家亡了,你们就不可能再是帝王。”

    刘巍等四位皇子看着被罗马提多拉将军烧毁的犹太圣殿,一阵嘘叹,一起回答刘协:“永记此训!”

    刘协微微颔首,道:“你们四人中,只有一位是大汉的皇帝,还有三位各有不同的使命,谁愿意留在苏格拉底城,为大汉帝国守卫这巴比伦省啊?”

    刘平上前一步道:“儿臣愿意!”

    刘协颇为宽慰的朗声大笑,拉过他,轻拍他的肩膀,道:“你恐怕守不住啊!”

    刘梓立刻答道:“儿臣来守!”

    刘协复笑道:“你来守就过了,若真留你在巴比伦,不出二十年,罗马危矣!”

    刘巍道:“既然如此,岂非好事!”

    刘协摇手道:“梓儿的个性过于刚猛,极好用兵,若是在这里,虽可建疆域无垠之国,然国内危机重重。梓儿也定无能力解决,待梓儿一去,此地复又大乱,大汉帝国的巴比伦省也肯能奔溃于一旦!”

    这个时节。刘协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守住巴比伦省的人,必须是刘巍和刘逸两人中的一人。但刘巍和刘逸都是有心争夺帝位的人,谁也不肯退让半步,故两人各自不表态。

    刘协淡淡一笑,他也不想现在就决定,只要他们不互相推荐镇守巴比伦省的人就算好了,至少兄弟之间情谊尚在,彼此之争也还算君子之争。

    复又与刘梓和刘平道:“你们也不用担心,天下之大,必有你二人可去之地,决计不是一州之地那么简单。定能让你们各展所学。”

    刘梓和刘平大喜,两人争夺帝位之志在刘逸和刘巍的锋芒下早已收敛,故刘协提出巴比伦省的时候。两人都是急忙争抢,虽然没有得到巴比伦省的管辖权,可既然父皇有其他安排,两人倒也宽慰良多。

    实际上,就刘协而言。刘梓和刘平的个性和能力早就定下了该去之地,刘梓应该去战争剧烈,但幅员辽阔之地,尤其是大量骑兵作战才是他的喜好;刘平的能力虽弱,但没有大的缺陷。而且勤奋善劳,应该去战争较少,环境优越,但需要花大力气安心治理的地方;难以定夺的是刘巍和刘逸,这两个皇子之间的争夺也是最剧烈的,能力可谓不相上下,而真正能够完全从这里学到所有知识体系的,应该只能有一个人,其他一人和刘梓、刘平都学的少一点。

    从耶路撒冷回到苏格拉底之后,刘协开始正式讲授更深的知识,以《治国论》为根本,从治国治事,治军用兵,识人用人开始细细讲授,涉及管筹、组织、财经、驾驭、教育、医疗、兵法、政治、地理、物理、天文、生物等二十多门学科,甚至对军备、骑兵和水军地发展方向都有详细论述,将自己平生所学都慢慢传授给他们四人,伊籍列席旁听做记,根据刘协所讲的课程编撰成《治国注释》。

    四位皇子在太学别院学习多年,对各个学科都有所涉及,但刘协所讲的比太学别院授课的院士们更实用,甚至更系统更深入,整个讲授时间长达半年,几乎每日都有三个时辰用来授课。

    刘协授课之后,各皇子则从刘协那里得到诏令,各自去忙自己负责的事情,次日,刘协再根据他们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皇子们负责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每个人都能涉及到巴比伦省管辖和军队治理的各个方面

    在有一定成绩之后,刘协又将道、法、儒和希腊、犹太各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统一辩证地对比讲解,点评各家思想的优劣,将自己对治国之策和思想进行细致的讲解,对大汉帝国目前的权利分配构架也仔细进行点评,告诉四位皇子为何要进行这些改革。

    对于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治国,刘协是着重讲解,对于未来,刘协则提出了薄税、重商、稳农、深工(深化推广手工业和工业)、强民、广学(广设学府、推广教育)、精军、健民、廉政、分权、道统、法德(法德同治)十二个笼统的观点,根据十二个观点,继续各自延伸开去,每个观点背后都有十余个具体的应对之策,伊籍根据这些论述编成了《帝国十二观》。

    关于大汉帝国的未来,刘协告诉他们,大汉帝国要想久存于世,就必须稳步开拓,每个皇子和其后裔承担不同的责任,将整个大汉帝国支撑起来。

    未来的大汉帝国将拥有本国的京、冀、并、骊、燕(鲜卑)、胡、金(金山向东北的漠北草原)、西、凉、藏、雍、豫、兖、青、徐、扬、广、交、蜀、昆、梁、荆、瀛、安、泰、兴、辽、福(今缅甸,仰光城为治所)二十八个州为帝国的根本,无论发生任何情况,这二十八个州坚决不能脱离帝国,失一州皆为灭国之迹象。

    甘宁省(澳洲)、巴比伦省、图兰省、锡比尔省和此外一个省为帝国最主要的外部开拓对象,是帝国维持大国的基石,波斯王国、印度王国、安加佛陀王国、贵霜王国为帝国四大邦联王国,是阻挡罗马包括欧洲地域内国家向大汉帝国争夺主要利益的坚墙。

    二十八个州,五个省和四大邦联王国就是大汉帝国立足世界的根本。中央帝国掌控二十八个州和四个邦联王国,五个省自己管理自己,可以决定向外开拓,但不得违反中央帝国签订的最高同盟协定。除此之外,五省自己负责军事、政治和经济。

    中央帝国依靠国子策在国内二十八州进行人口平衡控制,一旦人口基数过多。影响经济发展基础,人口开始向五省进行迁移,五省则根据需求进行对外开拓,大汉帝国自身则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对外军事开拓,可以通过在五省驻扎的商军和远征军,根据帝国经济情况,配合五省进行开拓,主要开拓形式由海外贸易和和平移民,进一步深化内部治理,使大汉帝国二十八州人口知识水平更高。科技水平更先进,国力更强,百姓更富。

    刘协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和四个皇子讲完这些内容。让他们了解他们父亲这些年辛苦建立的大汉帝国,并清楚地明白帝国的命运和他们是极为关切的,他们每个人都身负着不同的责任,只有每个人承担不同的责职,帝国才有可能更加富强。

    再次入冬的时候。凌统急报上奏刘协,埃及省和突尼省已经收复,两省官员正式向马克西米努斯宣誓效忠,而大汉远征军也得到一万三千培连特白银和一万六千培连特黄金的补偿,良马三万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