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1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献帝新传 > 第230章
    “广镇普场策,在帝国内广泛推广镇和农场结合的方式,以各大城市为中心,建设镇,以镇为中心,规划农场,各劳动力需求较大的商社移到镇上,全国农业生产逐渐以农场为主,鼓励散户合并为农场。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的管筹和组织!”

    “化奴为民策,如今各地都有奴隶暴动,奴隶虽然为大汉帝国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但也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压力,各商社都必须加强商军建设,以免奴隶造反,私以为,与其这样镇压,不如给奴隶成为帝国庶民的机会,对于年纪较轻者给与庶民机会,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让他们成为帝国的建设主力,允许他们和汉民通婚,并接受通婚策范围内的保障和奖励。”

    刘协微微皱眉道:“孔明,你可曾想过各家商社是否愿意,如果这四百万奴隶都转为正常雇工。你知道多少商社会倒闭吗,国内物价上涨的趋势吗,对国民经济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些问题,你考虑过没有?”

    诸葛亮为之语噎,沉思良久后再说道:“那可以规定凡为商社、农场效力十年之上者。自动获得庶民资格!”

    刘协思索片刻道:“这样倒还可以实施,只是帝国四百万佣工中,能够获得庶民资格的至少有八十万,治略府还是要事先安排好啊,否则也是要出问题。”

    刘协的担心并不是完全没有原因。一旦这些人获得了庶民资格,又不是汉人,肯定会遭到商社的大规模的减裁,就会形成至少五十万的流民,而这些人必须在国内消化掉,不能立刻送往海外,否则对海外汉人造成威胁,而且运送海外的成本也过于高。

    如果可能,刘协打算彻底结束奴隶政策,不仅是大汉帝国,整个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彻底停止奴隶政策,不是为了所谓民族平等,而是正大光明遏制欧洲的发展,只靠他们的本身积累,谁也不能快速发展起来。

    对于大汉帝国而言,再经历几十年的时间,国内部分商社已经实现了一定的转换,国内的建设工程也基本达到初步饱和的状态。

    如果要保证这四百万佣工能够不成为流民,刘协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决定提高佣工待遇,是所有佣工都拥有获得薪水的权利,并且将价格初步定在每年三千钱,虽然比大汉帝国的雇工层级最低三万钱差距大的多,但总比过去好很多,对于拥有庶民资格地,可以升入雇工范围内。

    由于大汉帝国的技师培养,各学院心照不宣的都是清一色汉人,偶尔也有不少越民,实际上越民除了生活地外,早已经汉化,在民族登记上也渐渐取消,对于匈奴、鲜卑、南山、羌等族还是基本处于闭收状态,只有黄河学府的民族技师学校每年有一定对非汉族的技师招收名额。

    刘协也不担心帝国开放这些雇工后对大汉帝国普通雇工产生多大的影响,实际上,经过十年的整顿,大多数年轻出工的汉民都是技师学校出身,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角色,主要体力劳动者还是依靠四百万的奴隶。

    诸葛亮继续阐述最后一章,他说道:“燕州要想真正的安定,必须将燕州的牧场全部规划进入商社进行控制,现在燕州的叛乱正好提供了这一次机遇,可以乘着叛乱,一举将燕州所有牧场规划给各大牧场和商社进行管辖,对于燕民,则让他们安身与牧场之下,由治略府严格管制牧场,牧场再和商社结合,而不是以部落来管辖,以部落来管,日久必生叛乱!采取强制通婚和分散管理,将其后裔都规划为汉人,只有堡、旗和牧场,自然没有再反的可能!”

    刘协微微颔首,复问陈群道:“长文啊,你认为诸葛亮这八策如何啊”

    陈群答道:“孔明所说的确实都是不错的治国之策!”

    刘协笑道:“虽是良策,可前七策,其兄可以施展,唯独第八策,这燕州之地的治理,朕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啊,不如孔明推选一位可以治理燕州的人才!”

    诸葛亮上前一步道:“臣愿意前往,若不能治理好燕州,终身流落塞外,永不回归中原!”

    刘协大喜,陈群亦道:“恭喜圣上,燕州之地终于可以安定了!”

    刘协笑道:“如此甚好啊,孔明啊,你这八策啊,还需要整理推敲,你让令兄好好整理一下,让他提交治略府公开讨论,就告诉他们,朕是同意了,但具体用不用,那是治略府的事情,朕不多过问,但治略府如果不能尽快处理好这些问题,朕就要干预了!”

    陈群道:“其中可能还要涉及国民院的问题,很多策要有新的律法支持,这让国民院讨论起来,那不知道何年何月!”

    刘协举手示意陈群不用担心,道:“朕回来了,这立法权暂时还是朕统收吧,他们国民院旁听表决下就可以了,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能由着国民院那么胡闹,选个中央法院的院长都要一个月,完全是胡闹,开什么玩笑啊,朕没有回来之前就开始选,等朕回天京城快半月了,他们还是没有选出来,以后还是朕来主持,他们旁听表决就可以了,真正达到还政于民,那不是几十年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还是由朕主导这些法律的制定,以后完善了,可以交给国民院负责司法,只有朕不在国内的时候,才需要国民院负责维护帝国子民的利益!”

    他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和诸葛亮说道:“孔明,朕知道你善于结党营社,当然,事情已经过去了,朕决不是拿着前朝的事情来继续判断你,只是希望你能够诚心回答朕一个问题!”

    诸葛亮汗都冒了出来,暗叹一失足千古恨啊,道:“但凡圣上所问,绝不虚回!”

    刘协道:“那好,朕问你,如何限制朝廷内的结党营社行为啊?”

    诸葛亮深思片刻,答道:“亮曾经沾兄长之光,私下研读圣上的《治国论》,其中有言说帝国内各种利益者为了相同的利益肯定会结成不同的利益团体,亮以为圣上是一语中的,并由此推论,帝国内结党营社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而亮以为党社之弊在于暗,他们处于暗处结盟,自然对帝国存在危险,可以一旦存在于亮处,其弊端就完全消失了,只能沦为圣上的旗子,所以要想真正杜绝结党营社的危害,圣上最佳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到亮处结盟,而不是瞒着圣上结盟!”

    刘协默默地低声念着“亮处结盟”四字,心中若有所悟。

    第十一卷帝国动荡第八章崔浩之疾

    刘协和诸葛亮商量之后,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但并没有急于实施,而是首先让治略府右治略公诸葛谨召开治略议事会,商讨诸葛亮提出来的新八策。

    刘协和荀彧亲自到场给予支持,通婚策、以商修路策、精兵广役策、广镇普场策、燕州大商策五条对商社有极大利处,或者没有太大影响的政策立刻通过,而减富增贫策、财会独审策、化奴为民策三项对商社利益和官僚集团利益冲击太大的政策却遭到大部分治略府官员的反对。

    刘协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看着他们争论,除了诸葛瑾和胡昭鼎力支持外,以蒋琬为代表的工商农财等实际部门都是激励的反对。

    连续争论了两日,刘协有些忍不住了,当众问蒋琬道:“减富增贫策、财会独审策、化奴为民策三策究竟哪里不好了,你今天必须给朕说个理由出来,否则这三策的施行与否,就交给国民院来决定。”

    蒋琬答道:“首先是减富增贫策,帝国同税之策实施已久,帝国子民中无论贫贱富贵者,对帝国纳税都按同等税率上交,此乃平齐之策,若富者纳税多,其所求必更多,治略府若是依靠富者之税支撑下去,其必只能向富者偏移,凡富者犯法不敢责罚,凡富者乱政不敢言,此皆减富增贫策之恶瘤啊。”

    “其次是财会独审策,如今帝国虽有偷税漏税者,然毕竟为少数之人,发现一例严惩即可。最后是化奴为民策。所提让役民工作十年即可转为庶民,此绝非良策,当由商社根据表现自行呈报升为庶民之人选,帝国无需管制。役民者为商社私财,治略府并没有资格处置!”

    蒋琬所答令刘协不好过于反驳,但并不原意放弃。减富增贫策、财会独审策、化奴为民策是三个长久实施才能生效的律策,过多争辩反而丧失了实施的机会,譬如现在的农奴运动,再不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就算大汉帝国军力再强,迟早也要被拖垮。

    复想了片刻,道:“朕会修订《雇工法》,对佣工设置底薪制度,生活住食都有相关最低标准,表现上进积极。且年满三十二者可转为庶民,享受庶民雇工最低学徒工底薪,这个问题。治略府就没有必要再讨论了,国民院和朕把律法定下来,你们实施就是了。减富增贫策、财会独审策朕也会尽快通过相关律法,你们和商社、农场打好招呼,治略府没有定法的权力。让你们商量是要你们有个准备,律法一旦定下来,准备好相关的实施计划!”

    蒋琬知道如今刘协一回来,大汉帝国又从以前的治略府强势状态回归到中央皇庭的强势状态,帝国内的治理策略肯定还是刘协说了算。治略府的职责也只能是实施,诸葛瑾等人更是围着刘协转,当下不再反对,答道:“既然圣上已经决定了,那臣等必将仔细实施下去,绝不使其落于形式!”

    刘协微微点头,忽然发现治略府原任吏部尚书的崔浩已经变成杨怀,感到非常奇怪,问道:“崔浩人呢?”

    诸葛瑾道:“崔尚书在皇上西征之后,调往廉政公署了,同时还兼管了督军院,这个调令是他自己提出来地,我们考虑到他和皇上的关系,也没有过多阻拦,陈群陈大人和荀大人也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