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鸿想:桂兰过门了,“宝芝林”有了个好帮手,一大群前妻生的孩子也有了照料他们的娘,这是多么好的事啊!他为自己高兴,也为孩子们高兴。

    第五部分天命姻缘(4)

    莫桂兰依偎在飞鸿胸前,她对丈夫说,家务事她全包下了,“宝芝林”也可以帮着打点,让飞鸿腾出时间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但她也提了一条要求:“空闲时间,你可得教我武艺啰!什么‘虎鹤拳’、‘铁线拳’,什么‘无影脚’、‘武郎八卦棍’,我都想学。”

    “行,咱们互相切磋。你们莫家拳也有不少东西值得借鉴,还有莫家的跌打良方……”

    莫桂兰嫁给飞鸿时只有19岁,而飞鸿已是59岁的人。因飞鸿年纪已老,故莫桂兰未有所出。没生孩子的她,把飞鸿前妻所生的子女看作自己生的一样,对他们非常好,孩子们不久便接纳了这个新妈妈。

    嫁给飞鸿后,莫桂兰在事夫之余悉心学习武艺。晨徒暮妾,他们是师徒也是夫妻。从莫桂兰那里,飞鸿也学到了不少莫家拳知识。如了解到莫家拳的特点,主要在于“手法紧密,拳势刚猛,步法灵活,突出腿法,发劲有长劲和短劲。”

    莫桂兰曾告诉飞鸿:“此拳的套路,有徒手拳路和器械套路两类。徒手拳路中又分为74式莫家拳、21式人字张拳、28式白虎拳和39式桥头拳。器械套路主要有落地棍和莫家大耙,以后我慢慢给你演习。”

    夫妻之间相互学习,共同长进。他们不但探究武艺之奥妙,还对跌打医术进行了交流。莫桂兰把自己家传的跌打术等良方,与“宝芝林”黄家的良方结合起来,研制出一种为穷苦百姓欢迎的“大力丸”和“通脉散”。有了莫桂兰这样的贤内助,“宝芝林”生意更加红火。

    飞鸿常抽空指导莫桂兰的武技,莫桂兰聪明好学,武艺长进很快。莫桂兰和飞鸿一样,也是一身正气。但她与飞鸿的低调不同,对国事表现出一种积极关心的态度。这也许是两人年龄差异的一种体现吧!

    就在飞鸿与莫桂兰成亲的同一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亡国灭种的“二十一条”,其中包括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延长旅顺、大连的租借期等。这年5月消息传出,全国上下一片声讨卖国贼的呼声。

    飞鸿的老友刘永福,此时已年近80岁,得知袁世凯等人的卖国行径后义愤填膺,拍电报谴责袁世凯卖国求荣,并表示:如果日本逞凶,他愿以老朽之躯充当先锋,与宿敌决一死战。

    “刘老将军真是爱国志士的典范!”

    莫桂兰赞赏地说。她对刘永福非常敬佩,同时也为飞鸿有这样一位好友而高兴。

    有报道说,莫桂兰后来协助黄飞鸿之教务,更出任当时福军之教练。她力求进取,性格刚烈,成为广州闻名的一位女中豪杰。教武时,莫桂兰要求很严,当时人们都称她为“莫教头”。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反映了这位女中豪杰当时一身正气的精神风貌。

    “莫教头”的名声在广州不胫而走,许多人慕名要拜莫桂兰为师。飞鸿晚年身体不如前,不再收徒,学武者基本上由莫桂兰指教,这使她名气越来越大。跟她学武的,不仅有男的,还有少数女徒弟。

    有一天,一位长得如花似玉的姑娘上门来,要拜莫桂兰为师。莫桂兰见她长得这么漂亮,担心她不一定能静下心来习武,就对她说:“都说学武是男人的事,你一个女子为何要习武呀?”

    对方笑着说:“习武可以健体防身,所以我想学。如果说这是男人才能做的事,那么请莫教头告诉我,您这一身功夫是怎么来的?”

    莫桂兰觉得这个姑娘挺会说话,看她模样长得好,人也聪明。为了给她打“预防针”,莫桂兰又对她说:“练武是件很苦的差事,你一个姑娘家,细皮嫩肉的,吃不吃得了这份苦?”

    这位姑娘回答:“干什么不吃苦都不行,我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请莫教头收下我为徒。”

    莫桂兰答应让她来试试:“如果你能坚持三个月,我就正式收你为徒。”姑娘没想到莫教头这么认真,收徒还得三个月考察期。想到“严师出高徒”这句古训,姑娘当即表示愿意接受莫教头的考察。

    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这位姑娘坚持下来了,莫桂兰正式收她为徒。谁料这姑娘是瞒着家里人自己偷偷来学武的,家里人并不知道她投在了莫桂兰的门下,因此引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纠纷。

    当地有位名伶叫李筛芳,见姑娘长得貌美超众,就想收她入戏行当女伶。李筛芳找到姑娘家,说服了她的家长。姑娘的母亲听说入戏行收入不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李筛芳。

    “口说无凭,立据为证。”李筛芳怕姑娘的家里人将来反悔,就提出要签立契约。姑娘的母亲认为学会一技之长是件好事,将来可以混碗饭吃,于是也没多想就签了契约。

    当时唱戏的伶人在社会上地位极低,被人们称为“戏子”,女伶则被人视作妓女一般看待。姑娘见母亲把自己交给了李筛芳要入戏行,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她的父亲后来得知了此事,也极力反对,责怪其母做事草率,说她弄不好要毁了女儿一生。

    第五部分天命姻缘(5)

    尽管她父亲极力反对,但契约已签,反悔不得。怎么办?违约要赔巨额损失给人家,哪去弄这么一大笔钱?去戏行当伶人,地位低、前途暗淡,岂不苦了自己?姑娘托人带出话来:

    “我不管,反正我不入戏行,我还是跟着莫教头学武!”

    父亲对她跟莫教头习武一事,已有所闻。女儿这句话,反而提醒了这位做父亲的:对,请莫教头出面来摆平此事!为父的像是找到了救星,脸上的忧郁神色一扫而光。

    姑娘的父亲找到莫桂兰,把此事说了,并向莫求助。莫桂兰最看不惯别人做这种强迫他人意愿的事,她认为任何人都有自己选择学什么不学什么的权利。别说这位姑娘还是她徒弟,就不是她徒弟,此事她也管定了!

    莫桂兰有一副侠义心肠,她让姑娘的父亲带上她的名帖到李筛芳处要人。姑娘的父亲连连致谢,带上莫桂兰的名帖去找李筛芳。李筛芳慑于莫教头的威名,岂敢不照办?无可奈何地把那姑娘放了。

    人虽放了,但李筛芳心里不服这口气,便向另一拳派的名师求助(莫桂兰年事已高时谈及此事,据她所说这位宗师姓吴。因莫桂兰的记忆关系,未能证实)。过了一天,这位宗师和李筛芳的父亲、兄长一起来到“宝芝林”,意欲兴师问罪。

    他们三人进入“宝芝林”后,飞鸿正在厅中杠床打瞌睡,莫桂兰则与众人在阁楼干活。李筛芳的父兄齐声大喊:“莫教头在吗?”

    莫桂兰听见有人找她,便匆匆从阁楼下来。见三个素未谋面的大汉在厅中站着,不像是来寻医求药的,不禁愕然。来者不善!她有一种预感。她朝杠床打瞌睡的飞鸿望了一眼,飞鸿被叫喊声吵醒了片刻,又回瞌睡中去了。有飞鸿在,莫桂兰踏实得多,她问:“你们找我有何指教?”

    “我们是来领教领教莫教头功夫的!”

    “领教?你们要领教什么?”莫桂兰不知他们为哪桩事来“领教”,李筛芳的父亲、兄长道明自己的身份后,她便明白了八九分。莫桂兰说他们不该强人所难,李筛芳父亲、兄长则指责莫桂兰多管闲事。

    话不投机半句多,莫桂兰知道与他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既然他们上门来挑战,那就来吧!莫桂兰毫无畏怯地问:“来吧,你们谁先上?”

    那位武林宗师说:“我先来!”李筛芳的兄长争着要他先上。莫桂兰指着那位宗师说:“那就你先上吧!”

    莫桂兰心想,既然这位武林中人是李筛芳专门请来帮忙的,必定有两下子。如果把他制服了,剩下的李筛芳父亲、兄长就好办了。

    “不过,要打就是要打困笼的(意即闭门决斗,必须待某一方被打倒后才能算决出胜负),其余的人请到外面等候!”

    当时气氛极为紧张,大有恶斗一触即发之势。“宝芝林”帮工的把飞鸿叫醒了,飞鸿不露声色在一旁静观其变。

    李筛芳的父亲是个盲公,虽看不见莫教头长得如何,却从她的言语中感悟到她的豪气与不凡,觉得她不愧为威震羊城的女中豪杰,不禁对她肃然起敬,李父因此产生和解之意。

    第五部分天命姻缘(6)

    李父既有和解之意,便站出来说:“大家都是武林中人,一家人何必如此伤和气,不如大家表演一套功夫看看就算了罢!”

    能化干戈为玉帛当然更好,既然李父这么说,莫桂兰也同意道:“见见功夫也是好的。”被李筛芳请来帮忙的那位武师,见“东家”都这么说,也就顺水推舟表示:“如此最好,免伤和气。玩两下功夫,就算切磋技艺吧!”

    于是那位武师先“玩”,他随便表演了二三十个动作的套路。轮到李筛芳的兄长,他更是盘膝而坐玩了几下后便草草结束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武林恶斗,在莫桂兰表演完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大家客气了一番,各自回去。

    事后,飞鸿问莫桂兰:“当时害怕不害怕?”莫桂兰回答:“稍微有一点紧张,主要是不知对方功底,怕失手有损自己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