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1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重组家庭 > 八零重组家庭 第38节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食堂实际的用餐人数,来规划每天要买的食材分量,按照我的预计,这几天食堂用餐的人数会逐渐增加,你需要在这方面做一个统计,看看食材的消耗量,以此来决定食材采购量的增减。”

    木采买愣愣的听着,这些她从来都没有想过。

    不过她是个聪明姑娘,只是临危受任,加上紧张压力大,一时脑筋转不过来。

    邵华一点醒她,她就学会了举一反三,“我明白了,除了上面那些,我还可以统计一下,哪样菜卖的好,哪样菜卖得不好,重新调整你说的采购计划。”

    孺子可教也,邵华不吝夸奖,赞道,“聪明,其实某些菜卖得好不好,跟季节和天气也是有关系的,你想,现在天气慢慢转凉,比较凉性的菜,像凉菜,大家是不是都不爱吃了,就好比天气热,大家不爱喝热粥一样。”

    木采买现在看邵华的眼神已经变成星星眼了,崇拜地道,“邵大厨,你懂得真多。”

    她心想,还好邵华是大厨,要是她来做采买,自己非得失业不可。

    等木采买领悟得差不多了,邵华才把她精心准备的食堂菜单拿出来,“这是我列的一周菜单,你以后按照这个菜单采买食材就行,不过具体的采购量需要你自己斟酌。”

    木采买接过菜单,细细浏览了一遍,不禁感慨,这份菜单看起来费了很多心思,而且有了菜单,她再也不用为每天要买什么菜而担忧了。

    邵华跟木采买说话的时候,李刚李铁两兄弟就在一旁听着,两人若有所思。

    李铁看了看李刚,用手肘动动他,李刚回头瞪了李铁一眼,走上前,讪笑道,“邵大厨,我两想问一下,你昨天那个鱼丸,是怎么做的?”

    两人昨天回去尝试复刻邵华做的鱼丸,但是怎么也做不出她那个味。

    做出来的鱼丸不仅容易散架,而且一点都不嫩滑弹牙。

    李刚李铁只负责给鱼去骨头和捣鱼肉泥,做鱼丸的配方都是邵华给的。

    邵华微微一笑,“还记得我让你们捣鱼肉泥的时候 ,除了加淀粉以外,还加了鸡蛋清吗,秘诀就在这。”

    “鸡蛋清?”李刚李铁异口同声地问道。

    “没错,鸡蛋清可以让鱼肉泥跟淀粉黏结起来,这样做出来的鱼丸不会散架,而且煮出来更加嫩滑细腻,颜色也比较白亮,富有弹性。”

    不是她吹,她做出来的鱼丸,个个q弹的能当乒乓球打。

    李刚李铁本来还对邵华一个女人做大厨压在他们上头有些不满,现在见识到了邵华的厨艺,连做个鱼丸都有这么多说道,是彻底的心服口服了。

    等到了做饭的点,两人都不用邵华吩咐,就跟在她旁边忙前忙后做帮厨。

    邵华时不时指点一下,李刚和李铁都获益匪浅。

    今天周二,木采买按照邵华给的菜单,把她要的食材都买来了。

    中午的食堂菜是肉茸茄子,海胆蒸蛋,炒三丝,莲藕花生猪脚,炒小土豆。

    因为岛上海鲜卖得便宜,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一道,像今天就是海胆蒸蛋。

    木采买的眼光不错,挑了满满一筐的肥海胆。

    “不用,我还有其他的事要你跟李铁帮忙,至于这筐海胆。”邵华环视一圈,把目光放在了昨天跟她呛声的胖帮厨和瘦帮厨身上,“你们来弄。”

    “凭什么?”胖帮厨下意识地反驳道,他是帮厨,是食堂的二把手,有厨艺有资历,又不是新来的厨师要做切菜工。

    而且处理海胆可麻烦了,要先用剪刀把海胆外面的黑刺剪掉,再小心地去除内脏,只留下黄色的海胆肉,而且有这么多海胆呢,这一套功夫下来,没两个小时可弄不完。

    邵华手上不停,“你不干可以,我明天就去跟蒋校长说,食堂够人了,建议他精简人手,反正昨天你们两个也没有干活,咱们食堂不养吃白饭的人。”

    现在整个学校食堂,就邵华一个大厨,她还兼任后勤管理,简单来说就是话事人。

    这胖帮厨和瘦帮厨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木采买眼里闪过一丝鄙夷。

    “我就问一句,干还是不干?”邵华冷冷地看向他们两人。

    胖帮厨还想多理论两句,一接触到邵华冰冷的目光,下意识地气虚,不知怎么的,手里就拿上了剪刀和海胆。

    瘦帮厨本来就以他为首,见状也不敢多说,两人老老实实地开始处理海胆。

    厨房没了唱反调的,大家都闷声干活,今天的午餐做得很快。

    还没等学生们放学,打饭工已经把饭菜都端到档口了。

    打饭工小邓跟木采买关系好,趁着还没开始打饭,两人坐那闲聊。

    小邓垂头丧气,“你说今天会有多少人来用餐啊?”

    木采买如实回答,“不知道,不过应该比昨天多吧。”

    小邓左右看看,压低了声音,“咱们食堂现在用餐的人这么少,你说,还能开几天啊?”

    食堂一气撸掉这么多人,木采买除了负责采买,还兼任会计一职。

    她心算了一下,愁眉苦脸地摇摇头,没回答具体的数字,就说了一句,“悬。”

    食堂整个运营,需要学生掏钱来买饭票,然后出售饭菜,再盈利,才有钱采购第二天的食材,如此循环往复。

    可经过了食物中毒的事,蒋校长那边也不敢强制要求学生们必须来食堂吃午餐了,食堂不复往日的繁荣,这几天的账上都是亏本的。

    小邓心里咯噔了一下,她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个铁饭碗,万一食堂开不下去,倒闭了,她岂不是失业了。

    小邓嘴角下垂,“这可怎么办啊。”

    木采买倒是比小邓乐观一些,“想开点,你想啊,现在食堂换了掌勺,以邵大厨的厨艺,你还怕学生们不来吃吗?”

    小邓扯了扯嘴角,好吃又怎样,她们可是被挂上黑名单的。

    木采买拍了拍小邓的手,“放宽心,昨天我还以为不会有人来吃的,没想到零零散散也来了四十多号人,以后只会越来越多的。”

    她们正说着话,就听到远处下课铃响了。

    然后不到十分钟,一群小萝卜头就乌泱泱地涌进食堂,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邵美琳。

    邵美琳现在来到食堂就跟来到自己家似的,一抬手,所有跟在她后边的小萝卜头就停了下来。

    邵美琳蹦蹦跳跳地跑到邵华旁边,脆生生地道,“妈,今天中午吃啥呀。”

    邵华正站在凳子上贴食堂新菜单,她找人用红纸把菜单抄了一遍,就贴在打饭的档口上。

    听到邵美琳的声音,邵华跳下凳子,“正好考考你,看你认识多少字了,喏,这上面就是菜单,你说说,今天中午有 啥饭菜。”

    邵美琳嘟嘴,双手叉腰,跟个小茶壶似的,“妈,你就会刁难我。”

    几个小萝卜头围在邵美琳旁边,七嘴八舌地道,“没事没事,美琳,这个字我认识,是肉!”“还有还有,这个是三,老师刚刚教过我们,昨天回去我还抄了十遍三字呢。”

    邵华乐了,“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

    邵美琳扶额,点了点几个小萝卜头,“你们是不是笨蛋,干嘛要看菜单,直接看档口里的菜不就行了,这个是肉茸茄子,这个是海胆蒸蛋,我都吃过。”

    几个小萝卜头懵了半晌,对哦,纷纷崇拜地看向邵美琳。

    “美琳,你吃过好多东西啊。”“这你都认得,别说吃了,我听都没听过。”

    邵美琳神气地抬起头,“那当然,我妈以前可是国营饭店的大厨,她什么菜都会做,而且做的又好吃。”

    邵华轻轻弹了她个脑蹦,“有你这么吹嘘我的吗,还有,这回算你过关,下回可得给我按着菜单把菜都念一遍才给你点菜。”

    玩闹了一会,邵美琳领着一帮小伙伴,去买了饭票,到档口打了饭菜,才坐下开吃。

    一看,秦磊都已经吃上了。

    秦鑫跟邵美婵也跟着老师过来了,邵华索性让他两跟着邵美琳和秦磊一起吃。

    几张桌子并成一条长桌,全坐着小萝卜头。

    小邓咂舌道,“今天也来了不少人呢。”

    “那可不。”木采买现在对邵华那是相当有信心,他们食堂啊,肯定比以前发展得还要好。

    小萝卜头们吃完回去午休了,食堂又迎来了一批新客,不是别人,正是赵寅,这回跟在他后边的可不止他的同桌和前桌了。

    赵寅同桌跟前桌昨天吃完饭以后,第二天就到班上把食堂菜大吹特吹,惹得其他人一到饭点也跟他们来食堂凑热闹。

    赵寅一到食堂,闻到熟悉的饭菜香味,就知道邵华今天又捣鼓出新的好吃的了。

    他挨到邵华身边,笑道,“邵姨,今天有什么菜啊?”

    邵华乐了,“巧了,我家老二刚还跟你问了同一个问题,我让她看了菜单,你也一样,你说说今天有什么菜?”

    赵寅顺着邵华的视线一看,就看到了贴在档口上的菜单。

    他一边浏览一边念道,“周二中午,肉茸茄子,海胆蒸蛋,炒小土豆……”眼睛一亮,“都是我爱吃的!”

    赵寅道,“邵姨,你不知道,我妈一听说你来学校食堂做大厨了,连腌咸菜都不让我带了。”

    说完,讨好地笑道,“要不,那啥拌饭素,也弄来食堂吧,我觉得比腌咸菜好吃多了。”

    邵华略一思索,“确实可以。”

    拌饭素做法简单,弄出来放到食堂,还能添个味,顶多多收点饭票钱。

    见邵华应了,赵寅脸上笑得更开心了,他准备呼朋引伴去打饭,“走,咱打饭去。”

    刚一转身,哦豁,背后怎么空了。

    再一看档口,挤得水泄不通,刚才还在他身边的同学,现在一个两个,全都打饭去了。

    气得赵寅直咬牙,“这群没良心的。”

    说完,他也摸出放在口袋里的饭票,加入了打饭大军的队伍。

    *

    学校食堂重新开张的事,瞒得了其他人,瞒不了家长。

    一开始还没发觉,是因为一般家长都是给孩子一周的饭票钱,让他们自己去食堂吃。

    后来学校食堂出了事,家长们也没把饭票收回来,孩子们这才有闲钱在学校食堂吃。

    可饭票总有用光的时候,没钱了可不得回家要嘛,这一问,不就把在食堂吃饭的事问出来了。

    有些家长一听孩子在学校食堂吃饭,登时拦着不让。

    可孩子们吃惯了邵华的厨艺,哪里乐意再回家吃,一个两个都摆出了不吃食堂菜就不上学的架势。

    家长无奈之下,就跑到学校食堂,准备点餐饭试试,可这一试不得了,他们自己都想在学校食堂吃了。

    又从蒋校长那边传出风声,把邵华曾经是海市国营饭店大厨的事摆了出来。

    学校食堂有大厨坐镇,孩子们又吃得这么好,家长们也不好再拦着,食堂的生意也就一天比一天好。

    月底,木采买打着算盘算账,越算越开心,“这月咱食堂的菜卖得很不错。”

    至少收支平衡了,再这样下去,盈利指日可待。

    这是邵华早就预料到的事,不过她也松了口气,毕竟拿了蒋校长这么高的工资,不做点成绩出来她都觉得对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