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1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彪悍农女擒夫记 > 第326节
    “她喜欢吃饼?我倒是粗心了,难怪这几日什么都吃不下,原来是不对头,不如我同你一起出府,我去给她买几张去。”

    李卫说走便走,比完颜玉还快一步的穿上靴子便阔步往外走。

    完颜玉却是笑了起来,平时还装,关键时候也是这模样不是。

    两个大男人便快马加鞭的出了内城,往城西去了。

    到了城西,两人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看着那杂乱无章的西市街头,那儿的行人身上不是补丁的棉衣便是粗糙的葛衣,上挑着走卖的小商贩,或是拉着板车沿路讨卖的老人。

    虽然贫穷,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完颜玉看到这里的百姓,他说道:“李卫,你可知道,我家那位侄女曾跟我内人一起逃至此东躲西藏,还曾一起打豆腐沿街贩卖,这一切都拜谁所赐?”

    李卫脸上震惊,这是他第一次听完颜玉说起完颜雪遭遇,虽然后来李卫有派人去查探过,知道两人曾聪明的在西市里躲过一劫,遂不知竟然是这般光景,也不知道堂堂梁国公主怎能曲就在这小小的脏乱的西市里头。

    两人下了马,来到那烙饼铺子外头,烙饼铺子并不打眼,外头坐着吃饼的多是庄户人家,有挑夫有小贩,还有卖花的小姑娘,能吃上一张饼子,便是当天生意好了才犒劳自己的。

    两人买了饼,没有再做停留往内城去了。

    只是李卫最终没有去完颜玉的府上接人,而是把饼子交到完颜玉的手中,叫他给七公主送去。

    完颜玉瞧他这冷情的性子,叹了口气,便回府了。

    宋青宛没想到傍晚还有饼子吃,原本她打算叫小厨房里准备一些粳米粥,两人就这样随意吃一点的,就见粳米粥上了桌后,又送来一盘子烙饼,倒是把七公主高兴了。

    她说道:“大丫,你不知道,最近我吃啥啥不香,闻着味儿就要吐,那府里的厨子做的饭菜也太不好吃了,我一边吃一边吐的,人反而瘦了不少,我若不是我本来就底子好,指不定都躺床上去。”

    “李卫没来瞧瞧你?”

    完颜玉不相信李卫是这么冷情的人。

    七公主摇了摇头,“他一向很忙的,这么一点小事,他自是不会管吧,也只怪我,瞧着大丫你怀着孩子没我这么辛苦,吃啥啥香。”

    宋青宛想起怀孕初期,那会儿完颜玉变着花样给她送吃的,能不香么,但这话她没有说出口。

    两人吃得饱饱的,倒是让七公主找到了吃了不吐的食物。

    没想第二日府上又有人送来烙饼,宋青宛瞧着有点腻了,最后食物全落到了七公主的腹中,她还说就没有哪一样东西有这么好吃的。

    果然怀孕后的味口不能与常人论。

    宋青宛还记挂着羽的伤势,好在这次郭老先生带着李卫的兵马从丝州城赶过来相助,眼下还没有离开京城,那剑伤上的毒倒是被郭老先生给止住了。

    过了两日,完颜玉报来嘉讯,羽的伤势稳住了,当真是身子底子好,人醒来后精神也来了,伤口也好得快了不少。

    且不说这京城风云暗涌,便说那玉门城里这几日忽然出现了一位神算子大师,此人一袭白衣长衫,双眸睁着,与正常人无异,可是你若把手在他眼前晃动,他硬是看不出来的,是个睁眼瞎。

    刚开始这神算子来玉门城时,那街坊的小孩子总是伸手在他眼前晃动,神算子没能辨出手来,却是闻着声响,躲开了。

    几次之后,这街头来了一个瞎子的事街坊们都知道了。

    后来这瞎子不坐在街角了,而是来到了市场上摆摊,他身边有个逢人三分笑,忙前又忙后的小厮,那小厮专门扯着嗓子,说主人家给人看相来着,开头看一次相只得五文钱,不少街坊蠢蠢欲动。

    没想到这一试不得了,这街坊家里的情况,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眼前这瞎子手指一曲,算上一算,便能一清二楚,很快这半仙神算子的外号传了出去。

    于是摆摊前的价位升了,算一卦五两银子。

    从五文钱提至五两银子,那街坊的百姓望而止步,只是惋惜当初没能上前一试。

    百姓们不敢上前算命了,可是城里的富户却不把这五两银子放在心上,便有人上前要请神算子入府算命,那神算子也挺有个性,要是入府,不管多少银子他都不去,他只呆在这街头,哪儿也不去,到夜里便回客栈住着去,这几天算一卦赚来的银子转眼又交到了那客栈里头去了。

    不少百姓替他惋惜,有人愿意把家中有小院让给他住,终于这神算子有了个落脚的地方,那让出小院的是一家小富人家,那家主让神算子给自家读书的儿子算了一卦,想求半仙指条明路。

    神算子算完后,还当真给那家的大子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继续读书,等待朝中放恩科下来。

    这夏国自先帝去了,便再没有举行过科举,也没有明文规定,甚至走上仕途的永远都是那些世家子弟,这小富小世家的哪有这机遇,那位家主开始有些疑惑,不太敢相信,当真朝中还会有恩科下来。

    没想神算子还给这富户家里头许了诺,快则两年之内,慢则三年之内,他所说的话必能实现。

    第365章李豫进城

    那富户见他如此身有成竹,便信了他的,于是心里下了决定,一定让家中大子好好学知识,不再犹豫不决。

    这神算子有了落脚地后,他也不到外头摆摊子了,要寻神问卦的人都可以上他院子里请教,但他一日接待一位,而且算一卦得休息两日,算下来就是三日算一卦了。

    可是他越是这样,他的名声反而被外头的人传得神乎其神的,甚至还有说曾看到过他腾云驾雾的在城内的半空中为整个玉门看风水。

    这些话落到宋洐君耳中,他却是扬唇一笑,自然这神算子便是宋洐君假扮的了,他原本只是制造一点噱头,没想到这事闹得这么大,如今这免费的院子都有得住了,倒也省了他再想个法子去。

    身边麻利的小五向宋洐君禀报,说李豫的兵不日将来玉门。

    宋洐君没想到李豫带领十万兵马来得这么迅速,他才来这玉门几日,好在这几日制造出来了效果,要不然就要功之于溃了,也不愧他这些日子没日没夜的奔波,赶到了玉州城来。

    倒是不能歇的,宋洐君饮了一口茶,问小五,“去瓜州的人回来了没有?”

    小五正要回说还没有,外头就匆匆跑进来一人,不正是派去瓜州的兵卫么,那人上前行了一礼,接着在宋洐君耳边细细低语了几声。

    宋洐君听后一拍大腿,哈哈哈大笑起来,“当真便这么的巧,成了,万事俱备,只等鱼儿上钩。”

    小五听后也跟着开心起来。

    没两日,玉门城里进来了一队精兵,领首的是镇守边彊的晋王李豫,也是夏国鼎鼎有名的大将军。

    这位大将军没日没夜的奔波,带着这十万兵马一路跑来当真不容易,到了玉门城,他有心想安置两日,乘着这空档,便与军师两人探讨一下接下来的打算。

    没藏氏拿来兵符向李豫求救,李豫忧大于喜,再年轻过几年,他还当真会高兴,可是没藏氏却在这个时候把兵符送来,又说了那么一番话来,以玉州为界,与她一同共治天下。

    有多大的诱饵便有多大的风险,他有生之年等到了这兵符,等到了先皇对他的承诺,可是他却并没有相像中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