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1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献帝新传 > 第148章
    朕在晋阳处理各方军务和统筹调配。”

    “襄阳的事务就暂时由陈群、荀彧协商处理,各官员正常处理事务,各负其责即可。”

    诸事安排妥当之后,刘协领着统帅府前往晋阳城,而庞统留在襄阳。协助陈群管理御府,荀彧、蒋琬和胡昭依然各司其职。

    华夏十年四月,诸军调配完毕,粮草军备早在去年冬初就已经准备就绪,各路大将军前往领着战略规划回归各自战区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刘协秘密领着统帅府前往晋阳城,将统帅府紧急调到前线,正是要加快反应节奏,使各军都能在遭遇特殊情况下经过统筹调度重新整顿实施新的战略规划。

    孙坚的征南军和北海水师、南海水师都不相同,是以大规模的运输船为机动力量,需要北海水师或者南海水师护航的登陆作战军队,总计十万人,有三万原属于征北军的精锐游骑兵,五万丹阳精锐步兵,一万水军,一万弓弩步战皆纯熟的徐州精锐轻步军,拥有海运船两百三十艘,嵩山级海楼船十二艘,荆山级海楼船八艘,小帆船百十艘,江东货船二十余艘,是大汉各军配置最特别的。

    在四月底,孙坚的征东军在凌操东海水师护送下悄然抵达昌黎郡,和曹操的征东军碰面,同时沿岸南下。

    五月初,曹操驻兵抵达平冈,不待赵云征东军前来,突然发动对长城的攻击,虽然有惊无险,还是让北方朝廷全面震惊。

    面对傲然屹立在群山上的长城,曹操站在帅台上,心中情绪翻滚,自己身为汉人竟然要打长城,那种感情是多么的令人难堪,但这种感觉瞬间逝去,毕竟统一大业又岂能为此而阻扰。

    郭嘉看着面色不定的曹操,笑道:“长城虽长,未必能够真正抵御外患!”

    曹操道:“其实不瞒奉孝,对圣上的封公制,操并不认为非常合适,或许十年之内没有外患,但百年之后,各外族实力还会再次强大,而京都偏在南方,如何能够防范这一切,我大汉南方素来稳定,乱者多自漠北,当定都北方,只有随时监掌漠北,才能真正保证大汉稳定!”

    郭嘉淡淡一笑,道:“封公制也只是第一步而已,圣上也很清楚漠北是大汉的威胁所在,至于迁都之事,纵然圣上不愿意,但也是朝中诸公都有意而为之事,虽然襄阳繁华,可是偏在内陆,未必是好事情。待日后天下大定,我们在上奏圣上吧!”

    南方朝廷从去年就准备对北作战,北方朝廷将注意力集中在济南和并州上党两个地方,谁都以为长城城防坚固,当初诸葛亮辞职前全力推荐郝昭出任北方防线大将的意见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时才知道南方朝廷的主要攻击思路竟然是北方长城。

    沮授知道曹操的攻击只是一个开始,要不了多久,漠北百万归附南方的游牧民族就会追随而至,加上北方完善的攻城器械,长城迟早要被攻破。

    长城防卫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如果对方拥有完善的攻城器械,那长城的功效就会非常的低,正要让文丑紧急北调至辽西长城,却突然传来北方长城失守的消息,令沮授大为吃惊。

    细细打听之下才知道辽西突然凭空出现十万南方精兵,先是闪电袭击辽西驻军,然后与曹操南北夹击,三日破长城。

    赵云的十万征北游骑兵领着禁军孙策和张绣的铁翼、弦翼两营,十万漠北十万控弦骑兵南下进驻辽西郡。曹操则和孙坚再多右北平,三军汇合之后,孙坚负责镇守长城,运送当地百姓前往兴州,同时和凌操东海水师一起承担沿海骚扰战术;赵云负责统领二十万骑兵绞杀各地机动和驻防军力;曹操则稳稳驻守辽西郡。

    三军摆开一副稳打稳守的样式,并不急于攻击对方,而是一点点的推进蚕食。他们本来的任务就是吸引北方朝廷的主力,为济南的主力进军提供更好的局势。

    他们不急,沮授急啊,北方突然攻破长城涌入四十万大军,但他很清楚,以刘协的实力,这四十万大军绝对不是他的主力,真正实力绝对还在济南或者并州。

    沮授沉思良久,他明白胜利的唯一机会就是攻击河内反扑洛阳,将南方的军队逼回去保洛阳。但以南方那样多的奇才志士,这种机会他们肯定很清楚,而且虎牢关也不是那么容易攻下来的。

    最终他选择了死守,但在长城丢失后,想死守也不太现实。只好让田丰和文丑守着幽州范阳,坚决不与对方野外决战,而是进行城防战,北方虽小,但城池坚固,只要立足守势,耗到冬天,南方也只能退兵。

    刘协见田丰坚守范阳,并不和赵云硬碰,立刻下令赵云游击范阳四周各郡,将所有幽州百姓悉数移走,只留下范阳城,曹操和孙坚围住范阳城,只围不攻。

    华夏十年六月中,刘协同意周瑜出兵,周瑜亲领十万大军绕过魏郡,直插邯郸和广平,在广平展开围城打援的举措。

    太史慈正守在魏郡,得知广平被围,领六万精锐骑兵北上和徐晃所领部队准备南北夹击。

    沮授则征调各地壮丁六十万囤积在巨鹿、清河、渤海三郡,各地驻防兵也纷纷调动起来,在徐晃领十万精锐之后,又让鞠义领八万驻防军自清河出兵反包围广平。

    张辽立刻领着五万镇北游骑兵进入冀州,锋芒直逼太史慈,欲与太史慈在其和北方朝廷其他两路人马合拢前展开决战。

    两军在邯郸城外六十里处遭遇,张辽调动镇北军展开北方骑兵团训练最多的鱼鳞阵,拦住太史慈的去向。

    在多年对峙中,北方朝廷也和南方一样采用双马镫,太史慈这六万铁骑可以算是北方骑兵精锐中的精锐,是从三十万骑兵中甄选出来的骑兵,是北方朝廷的一支铁拳,马匹选择的也是幽州良马,清一色的镶嵌甲。

    六月的北方,天气也是那样的炎热,骑在马背上也是汗流浃背,炙热的风四面八方的涌来,在那热风中还传来了北方骑兵的吆喝声。

    张辽快马登上高坡,用鹰眼查看远方浓烟滚滚处,看见太史慈正严阵以待,六万多的骑兵列成冲锋骑兵专有的箭阵。

    透过鹰眼,张辽仔细查探这支军队的用马和军备情况,判断他们应该是北方朝廷最精锐的冲锋骑兵,心中暗自思量该如何运用游骑兵的优势,又该如何运用冲锋骑兵的劣势。

    镇北军的游骑兵和定西军一样,不善于回首箭,对军士们来说,最擅长的只是追击过程的弓弩射击,所以镇北军只有在追击和包围中能够体现控弦骑兵的能力。

    张辽知道自己面临两个选择,一种是先撤退,引诱太史慈追击,再游击几个时辰后就可以彻底拖垮这支冲锋骑兵,在他们无力发起冲锋的时候,再回首将他们包围,利用的就是凉州马耐力,以及自己军士的轻鳞甲对马匹负担小两个优势。

    另外一种就是摆开鱼鳞阵,使用海潮阵,在开局之际,迅速消灭对方的主力,但这可能更难做到。

    他用鹰眼仔细查看方圆十里的地形,对周边地形大概做了了解后,果断下令重新整顿龙鳞阵。

    龙鳞阵是海潮战术在一字长蛇阵上发挥变阵,大汉游骑兵的海潮战术在三个阵型上体现的最为具体,统帅府根据三个阵型编排出新的变阵,即鱼鳞阵、蛇鳞阵、龙鳞阵,是海潮阵的三种变化,也统称为三大海潮阵。

    这三大海潮阵是大汉游骑兵必练的阵型,实际上大汉游骑兵也只练这三种阵型。

    张辽亲自领第一营担任龙首,其他四营跟随督将以此延伸,在阵型整顿完毕,张辽一声长啸,领着五万游骑兵向前突袭。

    太史慈刚从斥候那里得知前方有五万骑兵,如今抬头一看,五万骑兵已经结成一字长蛇阵向自己冲来,为首旗帜正是自己的老对手张辽,忍不住与身边大将笑道:“难怪张辽镇北军曾被东胡骑兵全灭,今日一见方知张辽不善领骑兵,可有人敢用一字长蛇阵指挥骑兵对阵骑兵者,此阵其必亡。”

    他说完这话,立刻领大军冲锋向前,剑锋直指张辽。

    第九卷天下云涌第三十一章双龙戏珠

    滏阳河静静流淌穿梭在太行山下的平原之地上,历尽岁月磨练的邯郸城在滏阳河的映衬下,显得愈加宁静。

    西汉时,邯郸城为所封赵国的都城,经济繁荣,与洛阳、临淄、宛、成都并称“五都”。东汉时则属冀州魏郡,即使到了今日,邯郸还是那样的繁华,这也成了周瑜弃战略要地魏城,直奔邯郸城而来的原因。

    滏阳河——邯郸城的母亲河,他逶迤的身姿不仅映衬着邯郸城,也映照着一场南北双方精锐骑兵团之间的对决,在万马奔腾的时刻里,滏阳河平静如处子容颜般的水面也泛起了阵阵波澜。

    正午时分的阳光是那样的强烈,仿佛烈辣的老酒猛然灌入胃中,一阵阵火热的感觉像是火焰一般腾腾燃起。

    双方骑兵团之间的距离不过百十步,对骑兵而言,这只是刹那间的距离,张辽的镇北军五万骑兵各自举起襄阳连弩,瞄准敌人。

    张辽大旗一挥,向左折去,五万骑兵仿佛一条回旋的长龙,在离太史慈铁骑部队最近的各军士纷纷跟随尉官的号令阵射弩箭。

    箭雨就像漫天飞舞的蝗虫,那不是随意飞动,而是铺天盖地的如同迅雷一般直冲,太史慈急忙舞起飞天银狼枪,在自己面前绽放一朵朵绮丽的银色枪花,将箭雨悉数拨去,但他身边的小卒就没有他这样的武艺了,一批批的纷纷落马。

    太史慈心中大震,他没有想到对方的弩是连弩,而且一连三发,穿透力非常强,即使是最坚固的镶嵌甲也挡不住,随意一扫看士兵身上穿透而出的箭头,见啦鲜红血液下掩映着银色光芒,他很清楚对方所用的是南方最强的弩矢——三棱钢锥长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