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1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献帝新传 > 第193章
    信鸽体系上,南方设立锡金、泰金等八个城信鸽传送体系,以泰金为中心;西域以西宁郡为中心,北方以北宁城(原匈奴单于庭)、呼伦城、安庆城为分中心,天京城直接管辖;东部平壤为中心、昌姬为分中心;中原以南京为中心;整个南海以南海郡为中心;各中心之间信鸽一定要可以实现往返传送能力。

    烽火体系从单一的一烽改为七烽,中为最高,左右各三烽,依次降低,烽火线路以天京城为中心,根据方向分成六条分线,延伸向大汉帝国各个边寨,每次传递紧急军情燃三火烽,根据火烽的位置不同,传到天京城也可以判断具体是何处发生紧急军情和敌方数量,对具体的位置可以判断到郡县,最中央的高烽为战败或者边寨沦陷才能点燃,也是最紧急的状况。

    对原有的驿站传输也进行改革,各地驿马统一采用伊犁马,确保信息的最快传输。

    大汉的整个信息传递系统进行整编,军政民三体合一,成立中央枢密总署,安庆、北宁、呼伦、泰金、锡金、仰光、成都、重庆、西金、昌姬、襄阳、江夏、济南、汝南、洛阳、晋阳等二十八市设立各州枢密司和各市枢密办,南京、南海、西宁、平壤、天京、西京设枢密总司。

    实现民间书信往来通信,但对重要区域必须设立信件审查制度,民间信息传递的费用并不高。城与城之间采取集中运付,可能托运日期会延后数月,但价格不高,对于抵达深山偏选之地。枢密司和枢密办必须拒绝托运,以避免浪费帝国资源。

    枢密总署的成立,使得疆域辽阔的大汉帝国实现了当月公告在月内传遍大江南北的目标。有效加速帝国内资讯的融合和发展速度,也为《道报》和各种学术期刊的全国发布提供契机,isuu書网随着民间资讯传输和发展的需要,襄阳和济南两大疆域中心位置也被提升为枢密总司,主要承担民间资讯传输,而其他六个枢密总司则偏向军政。

    在枢密总署地运作下,各边塞紧急军情可以在两天内简略传达天京城,简要情况会通过信鸽在二十天内抵达,详细军报则可以在三十日内抵达天京城,同时整个中央治略府和大汉帝国国民院的运作效率也大幅度提升。帝国发出的公告也可以在一个月内传遍帝国,使七成以上的人口有机会看到公告。

    中央枢密总署是一个多方向负责的机构,军情直接汇报给中央皇庭。政务直接向治略府,在它成立之后,军机院则将更多精力转向帝国内外的间谍活动。

    刘协没有更多的过问中央枢密总署的建立工作,而是将工作交给贾诩和诸葛瑾两人协调建立,自己则领着御府和中央军府的主要幕僚和参谋前往西域州。南骊公和鲜卑公各领五万精锐控铉骑兵随同亲征,赵云则领乌恒公向北方月牙湖开拓,准备剿灭惨败到那里的鲜卑残部。

    大军浩浩荡荡开往西域,到了华夏十八年秋末才全部抵达西宁郡,荀攸和马腾急忙赶回西宁郡迎接。西域八郡七侯也各自领着百姓前往西宁郡迎接圣驾。

    看着十余万西域百姓在大道上顶着冷风相迎,刘协也是感动不已,停马而下,荀攸等人急忙领西域州诸官员将领土前迎驾,刘协亲自扶起荀攸道:“公达这些年吃苦了!”

    荀攸笑道:“西域诸州看为酷寒,实则是天地富庶之所,倒也未曾吃苦,只是思念圣上和中原之地!”

    刘协淡淡一笑,又扶起马腾、石韬、张颌、皇甫颜和西域诸侯,道:“诸位爱卿都起身吧,大汉能有今日的盛世,诸位皆为功不可没之人,无须多礼啊!”

    十五年强化建设的西宁城无疑是西域西金城之外最雄伟的城市,很多游走于西域地商人都无法想象大汉帝国在西域这样的地方都可以建立如此庞大的城市,在治略府地支持下,西宁道工程虽然没有正式开始,部分细节工程已经展开,西宁城周边已经拥有了四个较大的人工地下湖,对保证西宁城的供水提供了保障。

    走进西宁城,感受这座老城在新近建设中重新焕发出的光辉,刘协自己也是阵阵感叹,城中商贩如云,由于安息帝国主动攻击苏格拉底城的消息已经传到各地,西域对安息帝国的所有商人实行封闭禁商,只有少部分贵霜帝国的商人可以进行西域州进行贸易,主要的商人都是来自中原,他们在这里购买棉布、葡萄酒等当地特产,也通过西宁郡购买贵霜帝国的商品运回国内进行贸易。

    西宁城最雄伟壮丽的道殿是西宁宝殿,刘协身为道教教皇,自然首先是要进入西宁宝殿为信徒们讲解道经,为西宁郡新生孩子们地祈福。

    如今在西域,道教不仅是人们主要的教育基地,也是主要的医疗地点,从中原富裕之地募捐的善钱,很多都用在西域、漠北当地的医疗上。

    处理完道教的事情,刘协才开始和荀攸等人商谈出兵金州的事情,如今在金山附近草原上的主要是西匈奴撤退遗留部落,乌孙也曾经有很多游民逐步融入他们当中,但总体数量并不多,刘协也不打算派出主力亲征,只是让马腾明年夏季领五万游骑兵北上。

    主要的精力是面对安息帝国,但此时已经是秋寒之际,不宜出兵,刘协就乘机探访西域各郡百姓,每郡都走一遍,仔细察看当地的治理情况。

    石韬确实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在他的治理下,西域已经远不是当年仅仅依靠贸易而生存的西域了。

    现在的西域主要农作物是棉花、葡萄、大花罗布麻、甘草、西域芦苇和各种本地水果,畜牧业集中养伊犁马、大宛马、阿勒泰大尾羊、骆驼、伊犁羊、山鹿和绵羊,手工业集中在纺织业上,除了西域棉布之外,和田地毯、焉耆毛毯、罗布麻料、毛纺布也都有很大的产量,工业上在天山的车师和西宁都建立了钢铁冶炼商社、和田玉和昆玉、天山玉的产量也在加大,车师的钢中含钛量较高,是非常优秀的甲凯原钢,襄阳矿社在这里生产的车师钢是国内很走俏的钢锭。

    在西宁学府的支持下,毛、麻、布三料混纺的西宁毛布也是中原比较喜爱的商品,依靠西宁毛布制作的焉耆毛毯也是西域和中原商贸中的主要商品。

    当然西域也还是有很多问题,由于大面积的退农还林还牧,而且随着西域人口增加,很多贵霜等地的居民移驻西域,西域的粮食需求也变大,中原粮食价格虽然便宜,但运到西域已经价格不菲,只能依靠西域治略台去补贴。

    西宁道的工程迟迟不能上马,沙漠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西宁城的供水也受到限制,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变得困难,如今在经济土的优势已经逐步被后起的西金城超越,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西金城在供水上依靠天山盆地和伊犁河,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中西方贸易改道对西域经济肯定有不小的影响,但西域和中原之间的贸易仍然维持着非常高的水准,整个西域的经济水平还是较以往有明显提高。

    对西域而言,下一步还想获得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西宁道工程,只有解决了西宁道工程,西域缺水的情况才能被打破,百姓也才能更加安定。

    荀攸和石韬都劝说刘协加快西宁道的开工,刘协则告诉他们,西宁道能否成功建设首先要看这次和安息帝国的仗打的怎么样,只有大胜对方,然后索要大量的战争赔款和佣工才能够正式开展西宁道的建设工程。

    荀攸和石韬对此深表同意,毕竟西宁道的工程投资额度太大,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巨大,即使大汉这样强盛的大帝国也无法独力承担,否则就是和自己的帝国命运开玩笑。

    第十卷四海征伐第二十三章守望之冬

    西域的冬天是漫长的,像宁静的公主,在深秋之后带来阵阵洁白晶莹的雪,在褐色的小胡杨林上堆积着白色银松枝。

    许久没有看到冬雪的刘协,在长子刘巍的陪伴下走过雪地,在一片冰湖外停下脚步。

    十五岁的刘巍已经成熟许多,有着蔡琰的平静气质,但在平静的笑容下却掩映着火一样的热情,或许是两年前刘协带刘逸前往南海激发了他的斗志,这三年中他一直在苦读兵书,跟随禁军习武操练,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已经身形颇壮。

    两人一路踏雪而行,在冰湖外久久屹立,任风雪扫落肩畔。

    刘协仍然穿着一身简装,黑色毛绒披风迎着冷风轻轻飘动,刘巍则穿着禁军翼军的甲铠,静静站在他身旁。

    两人就这样站在寒冷的冰风雪中,沉默了良久,刘协才柔声问到:“巍儿,你平生志愿是什么?”

    刘巍面不改色的站在风中,答道:“继承父皇之业,开拓江山,造福大汉子民!”

    刘协微微颔首,淡淡而平和地笑,问道:“为什么要开拓江山,又为什么要造福大汉帝国的子民呢?”

    刘巍不假思索地答道:“此乃大汉皇帝之职责,盖不容推辞,若父皇有意让二弟出任大汉皇帝,皇儿亦愿领军出征海外。”

    刘协干咳数声,宽慰地笑道:“你啊,和你父皇也有几分相似,和你皇叔也有几分相似。性子宽厚了些,父皇历来没有教导你什么,今日便和你说些帝王应该清楚的事情。”

    复牵刘巍的手向前走去,边走边道:“为皇者。心中不一定要有子民,但一定要有这个国家,什么是国家呢。父皇在《治国论》里说过,国者天下万民之家,不仅是普通的子民、侯爵、皇室、商人、学者,大家组合在一起才有这个国家,大汉几千万的子民只是这个帝国的基础,要想真正管理好这个帝国,只造福大汉子民也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