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1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献帝新传 > 第267章
    根据这个断定,太学府也是胆颤心惊的最终认定,喾就是黄帝的原型,对于黄帝有二十五子的纪录做出判定,由于当时环境和生存问题,舜不可能有二十五子,而二十五子的说法源于周朝文王时期,在禹时成形的《五藏山经》曾谈到舜子二帝,这个说法一直延续到商,从商灭夏,自居同为黄帝之后,根据断论,刘协和太学府根据字体学最终断定姬、酉、祁、己、滕、任、蒧、荀、僖、佶、儇、衣十二个上古之姓都是陶唐部族衍生分封地,而真正的黄帝本姓为姬,以姬姓立陶唐,尧后分酉、祁,挚后分己、滕、任,韩流后分蒧、荀,颛顼分僖、佶、儇,朱灭分衣。

    酉姓灭,故陶唐开国帝尧后只留祁姓,祁姓后分刘姓,即刘氏为陶唐之后。

    正如禹结束了陶唐时代,而启正式建立夏朝一样,实际上是黄帝喾(舜)结束了蚩尤的炎帝时代,而帝尧建立陶唐时代,这是典型父灭子建行为,华夏历史上,汤灭夏,放桀而不立商,西伯姬昌灭商而不立周,姬发承继父业立周的行为一致。(这样的历史就说明了为什么真实历史中曹操灭汉而不立魏,司马懿灭魏而不立晋的原因,其实都是效仿古代贤帝而已,其他所谓曹操忠汉,不愿做逆贼,司马懿忠魏,不愿做逆贼的话都是胡乱瞎说,结合历史中贤帝行为,我们一下就可以发现历史的真相。)

    丹朱同时期就出现了禹,禹是有虞部落的首领,根据《竹书纪年》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而《国语.周语上》载祭公之言曰:“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论证结果为当时后稷是禹的大臣,“后稷放帝朱”实际就是禹为夺权而放逐了帝朱。

    据《墨子.兼爱下》与《非攻下》所载,禹放丹朱后并没有完全控制政权,丹朱之子苗民(即三苗)曾一度称王,与禹分庭抗礼,《国语.周语下》载太子晋曰:“王无鉴于黎、苗之王,下及夏、商之季”,“夏、商之季”就是指桀、纣二王,太子晋把黎、苗和此二王相提并论。可知苗民曾为王,一度掌握政权,盖因其乃帝室之胄,但无称帝之说。后来禹伐而流之(实际上应该是驱逐)。最终战胜了陶唐时代的舜的黄帝部落,夺取了政权。

    经过一系列的论证,华夏文明的历史从炎帝(神农氏)开始立帝。炎帝之前各部落都是分散发展,虽有战争,但并没有形成部落联盟,即各部落有王,至炎帝时,各部落联盟之王称为帝。

    帝国学者对藏、韩、瀛等落后地区还是母系社会进行考证,根据《白虎通德论》等古籍所载:“谓之伏辆者何?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起之吁吁,饥时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于是伏牺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牺也。”认为原始社会起初为母系社会,其后进入正统的父系社会。而父系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才是正统和先进的社会体系。

    华夏纪元前三千百年左右伏羲为华夏文明比较开化的时候,伏羲是整个中原诸族、黄河流域各部落的首领,但在伏羲之后,整个部落已经分散开,彼此的距离都很远。形成了数十个小部落,虽然大家仍然尊伏羲的妹妹女娲为王,但更多的部落还是选择离开,其中就有炎帝所在的羌族分支部落,他们在姜水流域形成了新的完整的部落体系,并以姜为姓。除了姜性部落之外,还有最终诞生黄帝的姬姓部落。

    大约是在华夏纪元前两千年左右,姜氏部落从渭河流域南下,进入荆州南部(今湖南省炎陵县)和当地长江流域的文明融合,诞生了神农部落,由于长江流域为稻文明和农业文明,这个时候就有了炎帝教习姜氏部落从游牧生活走向农耕的事情,随着炎帝将姜氏部落扩张,逐渐融合南方的部落,形成了一个以荆州为主体的大部落联盟,并开始再次向北方开拓,成为天下部落联盟的首领,真正成为华夏部落的帝,在这个过程中,农耕和其他知识也传到了中原,为中原各部落崛起打下了基础。

    炎帝的儿子有两个,一为蚩尤,二为刑天,蚩尤在和邢天争夺炎帝的联盟部落帝位落败,最终选择向北方进发,进入了黄帝部落的中原地带,在这里和黄帝进行了对中原地带的争夺,最终又一次落败,其后,邢天也和黄帝争夺荆州、扬州的土地,也被黄帝打败,在这之后,黄帝就正式成为炎黄两大族系部落的统一首领,而炎帝部落中不甘心归属黄帝的人就退回南方,从荆州开始向南方各地扩散,形成苗、越、彝、南山等族,而炎帝主体部落则在荆州成为了现在楚民主体,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主体部分。

    同样是华夏纪元前两千年左右,黄帝的姬氏部落,由于以熊为图腾,故也称为有熊氏,其虽然接管了炎帝部落,但并没有立刻结束炎帝的时代,也没有称帝,而是留下刑天,但其子尧建立陶唐时代,正式称帝,并尊舜为黄帝。

    到了禹为夏初,并带领有虞部落接管了有熊氏部落,其子启正式建立的夏朝。

    这一系列的历史新审定,最终定炎帝在前,黄帝在后,而华夏文明的祖先也就是炎黄两位大帝,而炎黄两位大帝都是从伏羲部落中诞生的分支部落。

    在伏羲部落分裂的同时,藏的先祖部落和炎帝的姜氏部落一起离开渭水,向西而去,也就是藏州北方各部落的开始。

    根据语言学者对汉语、藏语、南语(今天的苗族语言)和泰语(是指泰州和福州一带原住民的语言,这和今天的粤语不同,今天的粤语实际上起源于雅语,或者说,你听过粤语就知道周朝和汉朝人怎么说话了)的辩证考究,认定了汉藏南泰四语同源而出,也断定了伏羲部落的存在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汉藏南泰四大语系,也就并称为伏羲语。

    在伏羲语之外,越语则独立为南越语,而西域原语言独立为西域语,瀛州、辽州和兴州东部部分地区原住民所用的语言被称为远东语系。

    根据语言学的分析。依据“舜位中央,西有戎、析枝、渠庾、氐、羌,北有山戎、发、息慎(肃慎),东有长夷、鸟夷。南有交址”的传统认定,结合目前帝国各族的情况,最终形成了大汉帝国的中原诸族、东夷诸族(山东齐鲁一带的部族)、东北诸族、氐羌诸族、西南诸族、江汉诸族、百越诸族、藏州诸族的华夏民族八大族系的定论。

    中原诸族、东夷诸族、氐羌诸族是黄河文明代表的伏羲部落分散的结果。而西南诸族、百越诸族和江汉诸族则是长江文明的代表荆楚部落分散的结果。

    西南诸族的起称为濮,百越起为越,越与周姬氏王室所领部族合,诞生了吴,江汉诸族为半,先有半,后半部落延江上为濮,延江下为越。

    中原诸族、戎羌诸族、东夷诸族、西南诸族、江汉诸族、百越诸族六个部族体系共同融合的结果就是今天的汉族,也就是华夏民族的主体,融合的时间为华夏纪元前三千年到华夏纪元前一千七百年之间。而戎羌诸族和西南诸族融合后诞生的就是藏州诸族。

    这个时候,华夏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就非常清晰了,总体上是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相互融合产生了华夏文明。而几乎从历史中消失的东北诸族,则是在伏羲部落分散后,沿途游牧地结果,至于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铁弗族、卢水胡、鲜卑(白虏)等族,包括西域各小族。从外形上看应该是白种人特征,归于独立的氐胡诸族。

    其中虽然曾经同属于东胡的乌桓族,由于是鲜卑和华夏北迁部落同化的结果,故同样归于华夏族系,另外一个方面。根据中原地区华夏子孙和南亚系得华夏子孙之间的差异,且结合戎羌诸族早期和氐胡族系之间的地域距离,可以断定戎羌诸族早期和氐胡族系之间肯定存在交融现象,甚至可以认为氐胡诸族和江汉诸族融合产生了戎羌诸族,这就解释了戎羌诸族为什么体貌特征介于戎羌诸族和江汉诸族之间,而江汉诸族、百越诸族、西南诸族在体貌特征上是较为吻合,只是交融的时间早晚无法考证,这个断论,间接承认了华夏血统中包含了氐胡血统,并将氐胡诸族正式规划到华夏文明的同源族系。

    东夷诸族的诞生,推论为江汉诸族和中原诸族的融合,东北诸族在血统上归属东夷诸族北上,西南诸族为戎羌诸族南下和长江文明交融的结论。

    戎羌诸族也是玉文化的起源,因为戎羌诸族是华夏早期两大产玉之地,而华夏其他诸地产玉并不多,戎羌诸族是华夏史上一个最为特殊的游动民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三星堆文明具有中亚文明的细微特征,戎羌诸族首先受到氐胡诸族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带到南方,一路前进,最终进入缅甸,和当地原住民融合到一起,也可以解释三星堆的墓葬主人为何拥有一定外来非亚裔血统的原因。)

    根据整个推论体系,华夏族系从中原诸族、东夷诸族、东北诸族、戎羌诸族、西南诸族、江汉诸族、百越诸族、藏州诸族八大主体族系上,增加了氐胡诸族,使华夏族系增加为九个族系,而华夏民族的主体民族——炎黄族的祖先从最早的两源论推广,到九源论,但从九源论再向前推广到华夏纪元前三千年到华夏纪元两千年之间,中原诸族、东夷诸族、东北诸族、氐羌诸族、藏州诸族又被推进黄河大族系,西南诸族、江汉诸族、百越诸族则为长江大族系,继续确定了两源论的正确性。